当前位置:天天问答>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806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货币政策博弈中,博弈双方货币当局和工会的策略分别是:是否增加货币供给和是否提高工资。其支付矩阵(用货币测度的好处)如表所示。

表货币政策博弈

说明:

(l )单期静态博弈的结果。

(2)根据跨期博弈讨论“规则”及其信誉。

,这是一个纳什均衡,对应的支【答案】(l )单期静态博弈的结果为(增加工资,增加货币供给)

付为(2,2)。

工会增加工资,政府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2; 政府不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l 。工会不增加工资,政府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8; 政府不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6。因此,无论工会增加工资与否,政府的最优策略都是增加货币供给,于是可以肯定政府会增加货币供给。 面对政府增加货币供给,工会的最优策略就是增加工资。所以,在货币政策博弈中,单期静态博弈的结果就是,政府增加货币供给,工会增加工资。此时政府、工会得到的支付都不是最大的。 (2)在动态博弈的条件下,参与者的策略选择是相互影响的,由于博弈参与者的行动有先有后,后行动者又能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为,其间就会产生一个可信性问题。后行动者可以承诺采取对先行动者有利的行为,也可以威胁先行动者,以使先行动者不得不采取对后行动者有利的策略。承诺与威胁就存在一个可信性的问题。

在跨期博弈中,如果政府和工会信誉良好,且与工会约定不增加货币供给,工会不增加工资,一旦一方违约另一方必然采取相反的策略,这样会使得双方选择(不增加工资,不增加货币供给)的策略组合,此时的支付组合为(6,6)。一旦有一方(如政府)擅自违反约定增加货币供给,则在以后的博弈中,工会很难再相信政府的承诺,不论政府如何保证不会增加货币供给,工会都会选择增加工资的策略组合,即政府的信誉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因此博弈双方良好的信誉有利于摆

,但信誉是脆弱的,一旦受损又将陷入使双方都不利的困境。 脱“囚徒困境”

2. 有人认为,考虑技术进步因素之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会失效,你认为正确吗?

【答案】此种说法不正确。原因在于: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在增加变动要素投入量而保持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在产量达到某点后,继续增加变动要素的投入会引起该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产生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原因是,可变要素和不变要素在生产中有一个最优比例,当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小于这个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增; 当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大于这个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生产技术不变,即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技术进步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不会失效。技术进步只可能延缓边际报酬递减出现。

3. 什么是外部性? 其解决的基本办法是什么?

【答案】(1)外部性的含义及其分类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或决策对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其他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 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它对个人或社会是不利的。

(2)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方法

就如何纠正由于外部性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问题,微观经济学理论提出如下相应的政策建议: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则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

②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政府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例如,A 企业是输出负外部性的企业,而B 企业则是其受害者,或者A 企业是输出正外部性的企业,而B 企业是免费受益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如果把A , B 两个企业合并,负外部性或正外部性都会因此而消失。

③规定财产权。它的依据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强调了明确所有权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根据这一理论,当某个厂商的生产活动危害到其他厂商的利益时,在谈判成本较小和每个企业具有明确的所有权的情况下,两个企业可以通过谈判或通过法律诉讼程序,来解决消极外部影响问题。

4. 请简要说明伯特兰模型中价格博弈均衡的纳什均衡解,并说明什么是伯特兰悖论?

【答案】设市场上只有两家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完全相同(即成本函数完全一样:生产的边际成本=单位成本=c,固定成本为零)。市场需求为,从而企业1的利润函数为:

即企业1的定价若高于企业2,则企业1会失去整个市场; 若企业1的定价低于企业2,会得到整个市场; 定价相同时,两者平分市场(

家企业总有动力去降价,直到其次,在时,

每家企业获得

,而另一家企业

时,去增加利润,因为若所以,

当另一家企业选择

出现,i=1, 2否则利润为负,都不会生产)。 就会有亏损。 的利润,即零利润。它们不可能通过改变价格i 会失去整个市场; 若时,,则企业会亏损。实质上己使各家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了。同理,不可能首先,若两家企业进行价格竞争,因为定价低会拥有整个市场而定价高会丧失整个市场,所以每为止。若的情况。由以上证明过程可知,选择价格的策略是一个纳什均衡。

根据伯特兰均衡可知,只要市场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则没有一个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市场价格来获取垄断利润。但事实是,市场上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并没有使均衡价格降到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而是高于边际成本,企业仍获得超额利润,这就是伯特兰悖论。

5. 画图并简要说明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含义。

【答案】(1)洛伦兹曲线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是用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进行排队,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ODL 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就是洛伦兹曲线。如图所示,

为该图的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 反之亦然。如果所有收入集中在某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则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 。如果任意人口百分比都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线OL 。

(2)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来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在图中,不平等面积(洛伦兹曲线ODL 与45°线之间的面积A )与完全不平等面积(OHL 与45°

线之间的面积A+B)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若设G 为基尼系数,则:

基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与三角形斜边之间的面积与整个三角形之间的面积的比例。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零,即有0≤G ≤1。若A=0,基尼系数等于0,收入绝对平均; 若B=0,基尼系数等于1,收入绝对不平均,即全社会收入为一人所有; 实际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6. 用恰当的经济学原理说明“薄利多销”的适用范围。

【答案】(1)“薄利多销”是指企业降低产品价格后,尽管单个产品收入减少,但企业总收益增加了。薄利多销策略适用十富有弹性的商品,即适用于e d >1的商品。

(2)对于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呈反方向的变动。这是因为,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时,厂商价格的降低率小于需求量的增加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带来的最终销售收入是增加的。

二、论述题

7. 从资源利用效率角度对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进行比较。

【答案】(1)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都等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在资源利用上是有效率的。在完全垄断市场的状态下,垄断厂商可以自行控制市场的产量和价格,它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所定的市场价格高于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从中获得超额利润,这意味着完全垄断市场在资源利用上没有效率。

(2)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度量了社会生产一单位产品耗费资源的成本,而市场价格则衡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给该单位产品的货币(或其他商品)数量,即社会给子该单位产品的价值评判。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生产达到了最优。因为,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市场价格,那么就意味着在消费者看来,最后一单位的产品不值那么多,从而减少该单位产品的生产会提高社会的价值总和; 反之,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那么增加生产会提高社会的价值总和。这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是最优的。

(3)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是生产者生产所有的产量每单位所花费资源的费用,而市场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所有产量每单位支付给生产者的收益。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生产者提供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从而企业没有获得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多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在完全竟争市场上,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在企业长期均衡时,企业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所以,企业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就是说,当提供该产

量时,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中选择了成本最低的一个。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最低生产成本。

(4)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通过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或由于生产技术、生产要素供给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供给发生变动时,市场价格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根据市场供求的状况进行调整。另外,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提供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别,因而企业没有必要通过广告之类的宣传媒介强化自

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

8. 论述收入弹性和交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答案】(1)收入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不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如果用e M 表不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用M 和ΔM 分别表示收入和收入的变动量,Q 和ΔQ 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则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需求收入弹性来判断该商品是必需品、奢侈品还是劣等品。其中,需求收入弹性e M >1的商品为奢侈品,0<eM <1的商品为必需品,e M <0的商品为劣等品。

(2)需求交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如果用X 、Y 表示两种商品,用e XY 表示X 商品需求量对Y 商品价格反应程度,则需求交叉弹性公式为:

需求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它取决于商品间关系的性质。如果交叉弹性是正

,X 商品需求量增加(减少),则X , Y 商品之间值,即e XY >0表示随着Y 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

存在替代关系,为替代品。其弹性系数越大,替代性越强。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即e XY <0,表

,X 商品需求量减少(增加),则X 、Y 商品之问存在互补关系,示随着Y 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

为互补品。其弹性系数越大,互补性越强。如果商品X 、Y 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即e XY =0,则说明X 与Y 之间没有相关性,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商品。

一、简答题

1. 简述需求曲线的变动因素。

【答案】需求曲线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反映在图形中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左右平行移动。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及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1)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增加对正常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右移; 减少对劣等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左移。

(2)互补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减少,引起需求曲线左移; 相反,如果互补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增加,会引起需求曲线右移。

(3)替代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对某一特定商品而言,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上涨,则会造成该特定商品需求的增加,引起相应的需求曲线右移; 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下降,则会造成该特定商品需求的减少,引起相应的需求曲线左移。

(4)消费者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需求曲线右移; 相反,偏好程度减弱,会导致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当预期未来的物价会上涨,则即期需求会增加,从而需求曲线右移; 当预期未来物价会下降,则会导致即期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2. 根据均衡价格理论,供给变动或需求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如何? 这些关系是否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相一致? 为什么?

【答案】(1)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2)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综上所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力一向变动,而供给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3)供给变动或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关系分析是在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前提下成立的,因此

上述关系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是一致的。

3.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为什么厂商是一个价格接受者?

【答案】在完全竟争市场上,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该曲线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只是市场的接受者。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一个价格的接受者,这是由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所决定的:

(1)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这就使单个厂商的行为无法影响到其他微观主体的行为,单个厂商的定价不会影响整个市场的定价。

(2)产品的同质性说明厂商的价格必须和市场相一致。如果厂商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则其销售量为零,而由于单个厂商的生产无法影响整个市场需求和供给,因此厂商生产的产品都能够以市场价格销售出去,且利润为零。

综上所述,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一个价格接受者,对价格没有制定权。

4. 设某经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满足如下的资源函数(或成本函数):

其中,c 为参数。如果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当x=3时,y=4,试求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方程。

【答案】将(x=3,y=4)代入资源函数,可确定参数c 为:

于是有或者。

此即为过点(x=3,y=4)且满足题中所给资源函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5. 为什么说MR=MC是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决策条件?

【答案】MR=MC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条件,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如下:

令厂商的利润等式为:

对厂商的利润等式求导数,得:

当厂商利润最大化时,有:

即:MR=MC。

所以,厂商根据MR=MC,的原则确定最优的产量,以实现最大的利润。设想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表明该企业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因而需要继续增加产量; 如果产量增加到使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则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因产量过多而减少,因此需要减少产量。可见,MR=MC是企业实现利润最人化的决策条件。

6. 一个社会仅有L 和K 两种资源,现在生产衣服的MRTS LK =4,而生产食物的MRTS LK =3,那么该社会现有的生产状况是否有效率? 为什么? 如何改进?

【答案】(l )生产上缺乏效率。

(2)生产帕累托最优要求: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使用这两种投入要素生产的任何商品中都相等,即,由于衣服和食物两种商品的生产中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因此不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3)由于生产衣服和食物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因此生产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存在帕累托改进。

具体调整过程如下:生产衣服MRTS LK =4,意味着生产衣服的厂商在确保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愿意增加一单位的劳动而放弃4单位的资本; MRTS LK =3,生产食物的厂商愿意少用一单位的劳动多使用3单位的资本,从而保持其产量不变。

这样,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要素之间就可以进行交换,生产食物的部门放弃一单位的劳动给生产衣服的部门,而生产衣服的部门得到一单位的劳动后愿意放弃4单位的资本,在补偿食物部门所需要的3个单位的资本后还有一个单位资本的剩余(两部门的产量均未发生改变)。现在,剩余出来的一单位资本无论给生产衣服的部门还是

给生产食物的部门,都能提高产量,并实现帕累托改进。调整直到L 和K 在两部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

,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二、论述题

7. 已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q 1、和q 2的效用函数为:

预算约束方程为:

其中,y 为消费者的收入; p 1、p 2分别为两种商品量q 1和q 2的市场价格。求证:在效用最大化条件下,消费者对这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分别为【答案】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其中, 和。

将边际效用函数代入一阶条件,可得:

将上式代入预算约束方程,可得:。

8. 什么是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寻租在我国经济领域有哪些表现? 如何治理?

【答案】(1)准租金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由

于厂商的生产规模在短期不能变动,其固定生产要素对厂商来说就是固定供给的:它不能从现有的用途中退出而转到收益较高的其他用途中去,也不能从其他相似的生产要素中得到补充。这此要素的服务价格在某种程度上也类似于租金,通常被称为“准租金”。

(2)经济租金是指从要素的所有收入中减去那部分不会影响要素总供给的要素收入的一部分要素收入,它类似于生产者剩余,等于要素收入和其机会成本之差。经济租金是要素收入(或价格)的一个部分,该部分并非为获得该要素于当前使用中所必须,它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过其在其他场所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

(3)寻租指的是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垄断厂商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即垄断租金)的活动,为此垄断厂商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例如向政府官员行贿或者雇用律师向政府官员游说等。当然,广义的寻租指的不仅仅是垄断厂商的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计划”的退出与“市场”的进入是不可能完全同步的,因此会出现“制度真空”地带,这就为寻租活动提供了温床。我国经济领域里常见的寻租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权力寻租,表现在一些政府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利用手中权力谋求不当经济利益的不轨活动;

②金融寻租,表现在一些金融部门主管干部和工作人员利用权力和职务的方便谋求不当经济利益的不轨活动;

③企业或行业寻租,表现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主管干部和管理人员,趁国家法律和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之机,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职务上的便利,大肆挥霍和攫取国家资财,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另外,一此有关国计民生的要害部门和行业,凭借特权和垄断地位创租,公然吃、拿、卡、要,索取贿赂,这也构成了企业或行业寻租。

(4)治理我国经济领域里的寻租活动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制度建设,即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比如分权以及反垄断,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让寻租者钻不了制度的空子,从而堵住寻租尤其是权力寻租的口子,这是阻止寻租活动的根本保障; 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比如提高政府官员和公务员以及国企管理人员的收入,以期达到高薪养廉的目的; 三是加大对寻租活动的惩处力度,提高寻租活动的成本。

一、简答题

1. 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具体影响是怎样的?

【答案】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 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对一种商品所下的定义越明确越狭窄,这种商品的相近的替代品往往就越多,需求的价格弹性也就越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越大; 反之,则越小。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问

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2. 什么是商品价格变动所产生的替代应和收入效应? 画图说明微观经济学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吉芬难题”的解释。

【答案】(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

(2)利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吉芬难题”进行解释

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致十豆价格上升,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故此现象称为“吉

,并将这种随着物品价格上升(下降),需求量反而增加(减少)的物品称之为“吉芬物芬难题”

品”。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图中的横轴OX 1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物品。商品1的价格P 1下降前后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a 点和b 点,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减少量为X 1′X 1″,这就是总效应。通过补偿预算线FG 可得:

应。而且,负的收入效应

的总效应X 1′X 1″为负值。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3. 条件混合策略与条件策略有什么不同?

【答案】条件策略是指一参与人在另一参与人选择某种既定策略时所选择的可以使其支付达到最大的策略。条件混合策略是指一参与人在另一参与人选择某个既定的混合策略时所选择的可以使其期望支付达到最大的混合策略。

条件策略不同于条件策略组合。前者是参与人在给定条件下(如其他参与人已经做出选择时)的相对优势策略,后者则是包括参与人的条件策略以及这些条件在内的相对优势策略组合。

4. 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答案】(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在既定资源配置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为替代效应; 是收入效,的绝对值大于正的替代效应的绝对值,所以,最后形成

①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②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十任何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③任何两种商品对十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2)完全竞争市场之所以总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从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加以说明。

①从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每个消费者都会调整对商品的需求以满足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既然各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消费者购买任意两种商品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替代率等于全体消费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因此,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

②从生产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每个生产者都会调整要素的需求以满足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既然各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生产者购买并使用的任意两种要素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全体生产者所面对的共同的要素价格比。因此,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 ③从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即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每一消费者对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此,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

(3)综上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二个必要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换而言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整个经济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是最优效率的经济。

5. 请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的改变与储蓄量的关系。

【答案】利率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途径影响储蓄。

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利率变动通过影响消费的成本来影响储蓄。例如,利率上升意味着居民消费的成本上升,消费成本的上升导致居民减少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换句话说,增加既定收入中的储蓄。

利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利率变动首先影响既定储蓄的实际价值,通过影响储蓄的实际价值再影响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比率,最后通过影响消费比率来影响储蓄。例如,利率上升首先导致既定储蓄的实际价值上升,储蓄的实际价值上升再导致居民增加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比率,消费比率的上升最后导致储蓄的减少。

可见,当利率上升时,收入效应使人们倾向于减少储蓄,而替代效应使人们倾向于增加储蓄,最终储蓄增加还是减少则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当消费带来的边际效用和储蓄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即达到了均衡,消费者既不想增加储蓄,也不想减少储蓄。

按照分析,储蓄量原则上可能会受到利率的影响。但是,证据多半表明,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很小。

6. 怎样得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答案】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 )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可以根据由长期总成本曲线推导得出,把长期总成本曲线LTC 上每一点的长 Q 期总成本值除以相应的产量,便得到这一产量上的长期平均成本值。再把每一个产量和相应的长期平均成本值描绘在产量和成本的平面坐标图中,便可得到LAC 曲线。

LAC 曲线还可以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求得,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就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二、论述题

7. 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如何导致了市场失灵? 如何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

【答案】(1)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信息不完全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在决策时面临信息小充分的约束; 信息小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掌握和了解程度不同。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就不能很好地起作用,易出现市场失灵。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易导致以下问题;

①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前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②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交易后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③委托一代理问题

委托一代理间题是指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的预期目标不一致,从而导致两者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不和谐甚至相互冲突。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

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

(2)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的方法

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多问题,而市场机制又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在市场信息力一面进行调控。政府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方法主要有:

①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或适当的措施

针对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信

息不充分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建立汽车、耐用消费品等产品的质量保证制度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产品的逆向选择问题; 针对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同样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信息不充分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在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并不对投保人实行全额财产保险,而是规定某此最低数量的免赔额,一旦投保人遭受财产损失,投保人自己也将负担一部分损失。

②设计合理的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

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即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最优合约是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

8. (1)什么是市场对个人和厂商的激励?

(2)为什么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责任会导致激励无效?

(3)激励无效时怎么办?

(4)分析信息不完全性的市场激励失效原因及其对策。

【答案】(1)当个人和厂商在面对多种选择的时候,市场的激励机制将会对个人和厂商的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经济环境里,激励就是激发决策者选择某一方案的利润(包括减少的成本)。激励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价格。如果汽油价格上涨,人们就会受到更大的激励不去开车或者少开车。如果预期股票价格会上涨,人们就会受到更大的激励去买股票。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厂商就会受到激励去多生产这种商品以增加利润。在现代经济中,利润

激励厂商向消费者提供他所需要的商品,工资激励个人提供劳动力,产权激励人们投资和储蓄等。

(2)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责任时就出现了道德风险,即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协议签订后,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做出的损人利己的行为,而道德风险导致激励失效。以保险市场为例,投保人在投保后没有适当的激励去避免所投保事件的发生。事实上,如果超过100%的损失额得到了保险,那么投保人就有促使所投保事件发生的激励,或者至少他不再小心翼翼地避免所投保事件的发生,这不仅会“扭曲”保险市场中供给者的行为,也会“扭曲”保险市场中需求者的行为,导致市场激励机制的失效。

(3)在简单的交易中,激励无效问题可以通过奖惩规定来解决。比如你要打印一份文件,就与打印店签订一份打印合同,规定价格为25元,第二天下午交货,这25元就是激励,但是为了保持激励的有效性,你还在合同里制定奖惩措施,比如你在合同里规定,

每出现一处打印错误扣

元,每晚交1小时扣1元,等等。这份规定惩罚措施的合同就对及时准确地打印文稿行为有着内在的激励。

但是对于常见的比较复杂的交易,解决激励无效问题就不这么简单,除了通常用的财产私有化和价格体系之外,市场经济还有其他一此解决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契约解决法和信誉解决法。

契约解决法试图通过规定每一方在每种情况下的行为来解决激励无效问题,但是契约是不完全的,而且还有执行成本,因此也只能部分地解决激励无效问题。信誉解决法则试图通过信誉手

段来解决激励无效问题,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信誉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机制。维持信誉向厂商提供了生产优质产品的激励,也向工程承包商提供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程仃务的激励。

(4)完全竞争模型的一个重要假定是完全信息,即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具有充分的信息。该假定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基本保证之一。但是,完全信息的假定并不符合现实,信息不完全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因此这就导致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因而导致激励的失效。

在商品市场上,信息不完全会导致“逆向选择”现象的出现,即当消费者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完全时,他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就可能不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而是相反,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显然导致了反向激励。在劳动力市场上,信息不完全会导致“委托一代理问题”的出现,即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损害委托人利益。该现象也会给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从而造成市场激励机制的失效。

针对以上信息不完全对激励机制的影响,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应对政策,比如政府提高信息透明度,包括信号显示、激励机制设计以及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法规,以惩罚那些利用不对称信息进行欺诈的不法行为。

一、简答题

1. 若要增加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对粮食、食油一类的商品,和对黄金手饰、高级音响一类的商品分别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方法?

【答案】若要增加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对粮食、食油一类缺乏弹性的商品应该采取提价的方法,而对黄金手饰、高级音响一类富有弹性的商品应该采取降价的方法。分析如下: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其原因在于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即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其原因在于厂商提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减少率小于价格的上涨率,即价格上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必定大于需求量减少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因此,诸如粮食、食油一类生活必需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为了增加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的办法; 相反,黄金手饰、高级音响这类高档消费品,由于其需求富有弹性,为了增加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2. 根据基数效用论者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如果

(2)如果

行调整? 为什么?

【答案】(1)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在两商品价格、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收入给定的前提下

,这说明消费者最后一单位货币收入用来购买商品1带来的边际效用MU 1大于用来购

买商品2带来的边际效用MU 2,于是,在总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就会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使得总效用增加。在这一调整过程中,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商品1消费数量的增加MU 1会下降,随着商品2消费数量的减少MU 2会增加,

最后达到

,实现总效用最大化。

类似地,如果

购买, 最后在

当消费者达到,消费者则会进行相反的调整,即减少对商品1的购买,增加对商品2的时实现总效应最大化。 时,表示消费者最后一单位货币收入无论用来购买商品1还是用来购买商,消费者应该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为什么? ,其中常数λ表示货币的边际效用,消费者应该如何对该种商品i 的消费数量进品2,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相等的,这说明该消费者通过对这两种商品购买数量的调整,实现了

效用最大化。

(2)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在一种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收入给定的前提下,

如果

,这说明消费者用一单位货币购买该种商品i 所获得的边际效用MU i 大于他所付出的这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λ,于是,消费者就会增加对这种商品i 的购买,使得总效用不断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商品i 的边际效用MU i 会下降,而货币的边际效用兄一般假定为常数,于是,消费者最后会达到=兄的效用最大化均衡。类似地,如果,则消费者会减少对该种商品i 的购买,使得总效用不断增加,尽管边际效用MU i 是不断下降的。最后,消费者达到

在的效用最大化均衡。 时,表示消费者用最后一单位货币购买该种商品1所获得的边际效用MU i 刚好等于他所付出去的这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λ,这说明该消费者通过对这种商品购买数量的调整,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3. 完全竞争行业的供给曲线是单个厂商供给曲线经加总而成的,其行业需求曲线是否也由厂商的需求曲线经加总而成?

【答案】完全竞争行业的需求曲线不是由厂商的需求曲线加总而成。完全竞争行业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厂商的需求曲线,即先有完全竞争行业的需求曲线,再有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行业的需求是由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总体来决定的。厂商的需求曲线只反映它自己的一种假设,即它能够按照某种现行的市场价格销售它所希望销售的全部产品。如果所有的厂商都增加产出,那么只有在价格水平下降时,才能实现全部销售。

4. 由于公共物品不存在市场交换,因而能否认为公共物品可以任意定价?

【答案】不能这样认为。

由于公共物品是政府花钱或投资提供的,因此可用政府在公共物品上的投资量表示该物品的价格。如果把公共物品数量画在一个坐标轴的横轴上,把价格画在纵轴上,同样可以画出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这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价格才是最优投资量。

如果实际投资量高于最优投资量,公共物品就会供过于求,它表示该公共物品不能被有效利用。假定把政府本身看作公共物品,政府供过于求的实际就是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办事效率差。相反,如果公共物品投资过少,即投资量低于最优投资量,则公共物品就会供不应求。例如,城市道路投资不足会造成交通拥挤、道路堵塞。可见,公共物品不可以任意定价。

5. 消费者剩余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一方面,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取决于这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由于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逐步下降的。但是,另一方面,消费者是按实际的市场价格支付的。于是,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的市场价格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差额,这个差额便构成了消费者剩余的基

础。

消费者剩余可以用几何图形来表示。简单地说,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

d 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如图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图中,需求曲线以反需求函数的形式P =f(Q )

给出,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假定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P 0,消费者的购买量为Q 0。根据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在产量0到Q 0区间需求曲线以下的面积表示消费者为购买Q 0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金额,即相当于图中的面积OABQ 0;而实际支付的总金额相当于图中的矩形面积OP 0BQ 0。这两块面积的差额即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P 0AB ,就是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6. 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既然如此,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还会变化吗?

【答案】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很多消费者和很多厂商,每一个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对市场价格水平都不会产生影响,又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们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异的,致使每一个厂商在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都不会提价或降价,所以,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并不是说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在市场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是经常变化的,这种变化的规律为供求定理所描述。作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完全竞争厂商对市场价格变化是无能为力的,不仅如此,对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所达到的每一个市场价格水平,作为单个厂商也只能接受该价格水平。

二、论述题

7. 今年我国住宅价格随市场需求增加而不断巨涨,在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不存在任何准入限制,而且所有建筑用地都通过招标拍卖获取的条件下,通过某种手段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如披

,是否能有效限制房价上涨? 请简要说明你的露开发成本,限制向开发商贷款,征收高额税赋等)

理由,如果不能,你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

【答案】(1)在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不存在任何准入限制,而且所有建筑用地都通过招标拍卖获取的条件下,通过某种手段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有效抑制房价上涨。分析如下:

①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准入限制导致土地需求和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开发成本和房产价格。 短期内,土地的供给总量是固定的,土地供给曲线如图所示,是一条垂线。如果不对房地产开发商准入进行限制,这就有可能增加对土地的需求,反映到图中体现为土地需求曲线从D 右移到D' ,从而使土地价格从P 0上升到P 1。土地价格上涨会导致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成本的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房价的提高。

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准入限制导致土地需求和价格上涨

②“披露开发成本,限制向开发商贷款,征收高额税赋”等单方面限制厂商利润的做法无法有效增加住宅供给,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抑制房价。房价归根到底是由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在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供给无法迅速增加的情况下,房价是无法迅速回落的。

国家通过披露房地产开发成本,可以加强国家规划、国土、房地产管理部门之间的公开透明化运作,同时可有效制止房地产开发企业哄抬房价、偷税漏税和违规强制拆迁等行为,中介服务机构也不能任意抬高或压低被拆迁房屋评估价格等,这样会有效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提高房产供应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限制房价的上涨,防止开发商牟取暴利,但是仍然无法有效地大幅度增加住宅的供给。

国家通过限制向开发商贷款则可以改善房地产供应结构。如通过规定对项目资本金(所有者权益)比例达不到一定比例或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商业银行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 对经国土资源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查实具有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对其发放贷款,这样可以避免大量投机性房地产开发商进入市场哄抬房价。但是,限制贷款有可能减少住宅等的供给,从而达不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的。

对房产开发商征收高额税赋,这可能会增加房产开发商的成本,房产开发商可能会将税赋向

购买者转嫁,从而会提高房产的价格。

(2)为了防止房价上涨过快,根本措施是有效地调节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抑制房地产投机性需求过快增长,建立政府主导的廉租房以及小户型房的供给,转移或缓解住房需求,同时有效增加住宅开发数量和质量。

①目前我国房价过快上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投机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因此,政府应该利用税收、贷款利率等手段来限制第二套住房需求,抑制投机性住房需求的过快增长。

②为了确保广大居民的住宅需求,政府可以建立廉租房制度,加快廉租房建设,通过增加廉租房供给来满足一部分低收入者的住宅需求。

③政府可以对小户型住宅开发给子一定的优惠,对居民廉价房开发给子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增加这方面的土地供给,从而降低开发成本,有效增加住房的供给,从而可以有效解决房价增长过快的问题。

8. 试评述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

【答案】(l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基于生产理论,劳动、资本及土地都是生产产品所必需的投入要素,并且都服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对于厂商而言,它愿意为使用最后一单位要素支付或分配的产品不会大于这一单位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要素的市场价格既定,即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成本既定,此时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数量应满足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市场价格。

(2)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如果厂商的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那么社会生产出的所有产品按照参与生产所有要素的边际产品进行分配,恰好把产品分配完毕。

(3)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提供生产要素必须得到相应的报酬,这是因为提供这些生产要素会给要素所有者带来一种负效用,如劳动会使劳动者疲劳。要素所有者的负效用需要使用者向所有者支付一定费用加以补偿。只要所得到的收入给要素所有者带来的满足大于提供要素所产生的负效用,那么要素所有者就会提供更多的生产要素。当两者相等时,要素所有者获得最大效用,厂商使用生产要素获得最大利润。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要素收入分配合理、制度和谐。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使用和供给的竞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要素的收入分配是一个生产关系问题。西方经济学所论证的要素市场和谐是在假定要素私有的条件下进行的。事实上,要素的最初分配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占有生产要素的多少自然会形成该分配制度所固有的不平等。

一、简答题

1. 垄断厂商一定能保证获得超额利润吗? 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它在短期内会继续生产吗? 在长期内又会怎样?

【答案】(1)垄断厂商不一定能保证获得超额利润。理由如下:

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必须遵循MR=MC的原则。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固定要素投入量,垄断厂商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垄断厂商在MR=SMC的短期均衡点上,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可能是亏损的(尽管亏损额是最小的)。造成垄断厂商短期亏损的原因,可能是既定的生产规模的成本过高(表

,也可能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现为相应的成本曲线的位置过高)(表现为相应的需求

曲线的位置过低)。

(2)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垄断厂商在短期内与完全竞争厂商相同,在亏损的情况下,若平均收益AR 大于平均可变成本A VC ,垄断厂商就继续生产; 若平均收益AR 小于平均可变成本A VC. 垄断厂商就停止生产:若平均收益AR 等于平均可变成本A VC ,垄断厂商则认为生产和不生产都一样。

(3)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如果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但在长期又不存在一个可以使它获得利润或至少使亏损为零的最优生产规模,则该厂商退出生产。如果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在长期内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摆脱了亏损的状况,甚至获得利润,则该厂商会继续生产。因此,在长期内垄断厂商不会出现亏损。

2. 企业停止营业的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在这个条件下企业要做出停止营业的决策?

【答案】企业停止营业的条件是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分析如下:如果一家厂商生产量为零,它仍要支付固定成本F ,所以,此时的利润为-F 。产量为Q 时的利润为PQ-c v (Q )-F , 当-F>PQ-cv (Q )-F 时,厂商停止生产较为有利。也就是说,在产量为零时所获得的利润,即支付的固定成本,超过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处进行生产所获得的利润时,厂商就应该停产。重新整理不等式-F>PQ-cv (Q )-F ,可得停止营业条件为:

即如果平均可变成本大于平均收益(价格)时,厂商停止营业是比较有利的。其分析如图所示。

停止营业点

图中,在均衡产量Q 上,厂商的平均收益(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

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如果厂商生产的话,则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得不到任何弥补。如果厂商不生产的话,厂商虽然不必支付可变成本,但是全部不变成本仍然存在。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作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3. 试说明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化与规模收益的关系。

【答案】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化与规模收益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产量范围内,规模扩人常常带来规模报酬递增。在递增到一定点后,会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内保持不变,然后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递减。当规模报酬处于递增阶段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必然会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显示出规模经济。根据同样原因,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平均成本不变; 当规模报酬递减时,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上升,显示为规模不经济。

4. 张三将全部的收入用于商品X 和商品Y

的消费。设他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已经满足

。现在,设P x 下降,P y 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试分别在张三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

小于1、等于1和大于1时,讨论张三对Y 的需求量会如何变化?

【答案】(1)当张一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缺乏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时,张三增加X 的消费,但购买X 所花的费用却减少,所以张三会增加对商品Y 的消费,即张三对Y 的需求量会增加。

(2)当张二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为单位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张三增加X 的消费,但购买X 所花的费用不变,所以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时,张三对Y 的需求量不变。

(3)当张三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富有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时一,购买X 所花的费用随着X 的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张三会增加对商品X 的消费,而减少对y 的需求。

5.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由于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所以,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总需求量和总供给量而言,每一个买

者的需求量和每一个卖者的供给量都是微不足道的。在这样的市场中,每一个消费者或每一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力量,他们每一个人都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

由于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单个厂商既不会单独提价,也不会单独降价。

(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意味着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的。所有资源可以在各厂商之间和各行业之间完全自由地流动,不存在任何障碍。这样,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及时地投向能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并及时地从亏损的生产中退出。

(4)信息是完全的

信息的完全性即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完全的信息,作出自己的最优的经济决策,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且,由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知道既定的市场价格,也就排除了由于信息不通畅而可能导致的一个市场同时按照不同的价格进行交易的情况。

符合以上四个假定条件的市场被称为完全竞争市场。可以看出,理论分析中所假设的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真正符合以上四个条件的市场是不存在的。通常情况下,将一此农产品市场,如大米市场、小麦市场等,看成是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

6. 为什么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答案】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不同的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其原因在于: (1)小同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小同。一般而言,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强度大且比较稳定,受价格变化影响较小,因而需求价格弹性较小; 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强度小且不稳定,受价格变化影响大,因而需求价格弹性大。

(2)不同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不同。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可替代程度越高,其需求价格弹J 胜就越大; 反之,则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3)不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不同。商品的用途越多,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比如羊毛有广泛用途,其价格的提高,必然会从多渠道影响对羊毛的需求,从而使需求以较大的幅度减少。

(4)不同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同。比重越大,该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因为消费者比较重视这类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其价格变动比较敏感。

此外,地域差别、消费习惯、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也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对不同商品而言,以上各种因素也会不同,所以它们的需求价格弹性也就不同了。

二、论述题

7. 假设线性齐次生产函数Q=f(L ,K )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特征,试说明该生产函数具有如下特征:

【答案】生产函数Q=f(L ,K )规模报酬不变,可得:

其中,,即

,代入

化简可得

资本边际产量为:。 ,代入,可得资本边际产量为:

所以可得:

即生产函数具有的特征。 ,可得劳动边际产量为:

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8. 试述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有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外在经济或外在不经济、学习效应、范围经济。

(1)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规模不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上升。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是说明产出规模与成本变化的关系。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产生于一个工厂内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变化。

规模经济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降低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专业化及技术专业化程度。当规模扩大以致超过临界点时,就会进入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由于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率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增加的情况。导致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规模扩大,管理人员信息沟通缓慢、内部官僚主义、决策失误及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等因素。对于厂商而言,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由规模经济逐渐转向规模不经济,那么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会呈L 形。

(2)外在经济或外在不经济会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外在不经济将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涨,从而影响整个行业,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升; 反之,外在经济使得厂商受益,引起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3)学习效应。学习效应是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经理可以积累起有关商品的生产、技术设计和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学习效应表现

为每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量的逐步降低。

虽然学习效应会导致重大成本节约,但这些成本节约可能不足以抵消规模不经济的影响。因此,当产量达到某一点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会反转向上,所以学习效应会扩大规模经济实现的区域。

(4)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针对关联产品的生产而言,是指一个厂商同时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单位成本支出小十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的成本情形。如果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成本小于分别只生产‘种产品的成本之和,那么就存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导致产品转换曲线向外突出的直接原因。

范围经济有多种源泉,可能产生于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生产的多种产品都需要相同或类似投入要素时的库存节约,或者产生于更好地利用生产设备、有利于联合生产的技术变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